癫痫患者在家里发作应该如何护理?

手机扫一扫
关注医网官方微信
参加活动,有奖品!
微信号:ewsos1

医网摘要:因为癫痫是一种慢性疾病,不但忍受着躯体的痛苦,受着家庭的歧视、社会的偏见,而这一切深深地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应该注意的地方,当然这也是每个患者的家庭成员应尽的责任!我们要了解患者发作时具有哪些特征,比如发作时间、场所、发作的诱因、持续时间、发作先兆等。注意观察发作时的有哪些症状:是以抽搐为主,还是以意识丧失为主?抽搐部位是哪里?有没有大小便失禁?有没有咬破舌头和外伤?注意发作之后患者有哪些反应,...

癫痫患者在家里发作应该如何护理?

癫痫患者在家里发作应该如何护理?

因为癫痫是一种慢性疾病,不但忍受着躯体的痛苦,受着家庭的歧视、社会的偏见,而这一切深深地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

  癫痫患者在家里应该如何护理,这是社会之外癫痫患者应该注意的地方,当然这也是每个患者的家庭成员应尽的责任! 要防止癫痫病患者的复发,家庭护理显得尤其重要,那癫痫患者在家里我们应该如何护理呢?下面就由癫痫治疗专家为你细的介绍。

  1)观察病。

   a.我们要了解患者发作时具有哪些特征,比如发作时间、场所、发作的诱因、持续时间、发作先兆等。

   b.注意观察发作时的有哪些症状:是以抽搐为主,还是以意识丧失为主?抽搐部位是哪里?有没有大小便失禁?有没有咬破舌头和外伤?

   c.注意发作之后患者有哪些反应,比如有没有头痛、乏力、恶心、呕吐的症状。这样可以方便医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。

  2)合理服药。

   a.患者应该及时按量服药,不可以少服、漏服和多服。

   b.家属应在医生指导下增加或者减少药物或者更换药物的品种,不可随便更换药物和剂量。

   c.坚持较期治疗。是否停止治疗,这需要根据患者本身的状况而定,只有当癫痫完全控制后,才可考虑逐渐停药,而且病程越长,需要的剂量也越大,停药需要时间更长,甚至少数可能需终身服药。

  3)患者生活上护理。

   a.癫痫患者的生活应该具有一定的规律性,可以从事一些轻的体力劳动,切忌不可以过度劳累或者紧张。

   b.患者的饮食应给予富于营养和容易消化的食物,应该多吃比较清淡的、含维生素高的蔬菜和水果,不可以暴饮暴食。

   c.跟危险场所及危险品应保持距离,最好不要从事高空作业或者精力高度紧张的工作,像骑自行车、游泳、登山、开车等,如果是儿童患者,则最好不要独自在河边、炉旁,夜间最好不要单人外出,尤其不要做现代化的高空游戏,如蹦极等。

  4)应做好心理上护理。因为癫痫是一种慢性疾病,不但忍受着躯体的痛苦,受着家庭的歧视、社会的偏见,而这一切深深地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,患者有时会感到恐惧、焦虑、紧张、绪不稳等,时刻担心再次发病,因此家庭成员应经常给予关心、爱护、帮助,有必要进行思想上的疏导,让他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里,愉快的心、良好的绪有利于病的好转。

  5)癫痫发作的怎么办?癫痫一旦发作,不要惊慌,应立即将患者平卧、头偏向一侧,迅速松开裤带和衣领,最好将毛巾塞于上下牙齿之间,防止患者咬伤舌头,切忌强行按压抽搐的身体,以免骨折及脱臼。癫痫治疗专家指出如出现癫痫持续状态,应及时送医院治疗,尽快终止癫痫发作。

关于患者来京就医的提醒

  市卫生局及公安部门提醒:近来各大医院周围存在着大量的医托,请外地来京患者不要轻易上当。而且有些不良医院(包括一些借部队医院的名义)利用外地患者来京求医心切的心理,进行行骗,不负责任的乱开处方,乱做检查,乱做治疗,而且声称,能包治此病,患者不明就里,就上当受骗了。

  癫痫病人经过一定时期的正规、系统的药物治疗而不再发作,一般可以减药,直至停药。于停药后3年内没有发作的,即认为治愈。一般经系统治疗后多数人不再发作,但不是每个人都不再发作,据研究观察,临床治愈的患者在10年内,有15%的人又出现发作。因此,治愈的病人不可盲目乐观,要警惕以后还有发作的可能。最主要的是注意保养,防止任何诱发因素,如绝对戒烟、戒酒, 防止激动或生气以及疲劳过度等。另外,尽量少看电视, 少玩游戏机,少使用电脑、手机,不下棋、不打麻将等。

  专家提醒:癫痫病虽然治疗困难,但不是不能治愈。大量资料表明,只要治疗及时,方法得当,80%左右的病人能够得到完全控制和治愈,因此,癫痫并非不治之症。望广大患者提高信心!积极治疗!祝健康快乐!

  中医在治疗癫痫上具有明显的优势,我院治疗本病38235例,1个月为1疗程,一般治疗6个疗程。结果:显效38200例,有效36438例,效差20例,无效15例,总有效率为95.3%,治愈率80.3%。由于癫痫病人的病程很长,我们只观察了近期疗效.今后需长期随访,确定远期效果...[]


本文来源: http://dx.ew86.com/dxzz/20111221/477933.html

责任编辑:liuwei

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

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